基孔肯雅热科普如何有效预防?

 

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

其发病特征表现为:突发持续3-539℃以上高热,剧烈关节痛,头痛、肌肉痛、乏力、恶心,部分出现皮疹(躯干四肢红色斑丘疹)。

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。罕见情况下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。


1.png

 

我们如何有效防蚊灭蚊?

 

做好个人防护

 

疫点周边或蚊虫活跃区域,居民应做好个人防护,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,必要时使用驱蚊液、驱蚊贴等产品。

 

积水管理

 

水培植物如富贵竹应每3—5天彻底换水,同时冲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,也可投放灭蚊幼剂或采用物理隔断方式防蚊。

定期检查饮水机水槽、冰箱底部水盘等隐蔽处防止积水。

 

天台门前屋后积水管理

 

屋顶反墚、排水槽等应定期疏通,避免堵塞积水。阳台、天台、庭院内的花盆、泡沫箱、废弃瓶罐等容器应及时清理,

闲置容器应倒扣放置,储水容器如水缸应加盖,废弃容器彻底清除。

 

室内灭蚊

 

室内可使用合格的杀虫气雾剂、蚊香液、盘香等减少蚊虫叮咬。使用发烟灭蚊片或全屋用杀虫气雾剂施药时,

应先关闭门窗,施药后人员离开,30分钟后再开窗彻底通风后方可进入。

 

如何有效防控,守护健康

 

召开基孔肯雅热防控专题会

 

2.jpg

 

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,将师生健康安全放在首位,通过不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,

动态研判校园防控形势,细化防控任务分工。会议明确要求各部门压实防控责任,

将体温监测、校园消杀、隐患巡查、宣传教育等关键环节落实到人,确保防控措施无遗漏、责任链条无断点,

以严密的部署与扎实的行动,筑牢校园健康安全防线。

 

防控培训与健康宣教

 

学校分层分类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教育:一方面组织全体教职工参与专题培训,

聚焦病毒特性、防控要点及应急处置流程,确保教职工熟练掌握防控技能;

另一方面要求各班级召开“科学防控基孔肯雅热”主题班会、张贴海报、发放宣传手册等,

向学生普及病毒传播途径、日常防护方法及健康监测要点,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防护习惯。

 

全面清洁断源头

 

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重点清理操场角落、绿化带积水、教室等蚊虫易滋生区域,从源头减少传播隐患。

 

专业消杀除隐患

 

3.jpg

 

学校聘请专业团队定期对校园内进行全面消杀,

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,对教室、草丛、操场等场所,进行药物喷洒,确保将蚊虫密度降到最低。

 

细节防护筑安全

 

严格落实师生日常监测,学校每日对师生进行健康健康,关注师生体温、精神状态及关节有无红肿疼痛。

学校安排专人开展校园每日巡查,做到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,切实筑牢校园健康安全屏障。

 

学校从“硬件防护”与“知识引导”双管齐下推进防蚊工作:一方面全面排查校园下水道,为所有下水道口安装防蚊网,

从源头阻断蚊虫滋生与进入通道;另一方面在教学楼、食堂、宿舍等公共区域张贴防蚊宣传海报,

海报内容涵盖科学防蚊方法、卫生习惯养成要点,帮助学生直观掌握防护知识。

 

结语  

 

预防基孔肯雅热,需要你我并肩!从今天起,做好个人防蚊,主动清理身边积水、留意自身健康状况,打造安心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!